2015年5月30日 星期六

宗教之劍---斬妖除魔的神劍

文/東海大學郭應哲教授撰

    在古代,一劍難成,若造成了,就很神奇。劍因為製作工藝極度困難,造一把劍,不可控制之因素太多,故而一旦一劍製成,被賦予神秘的意含,這是很自然的事了。比如《廣黃帝本行紀》就說:「軒轅帝採首山之銅鑄劍,以天文古字題銘其上」;不論是天文,或古字,都是表示奪造化神奇的大能大功。這是華人看待「劍」不可被忽視的重要基本態度。
    其次,劍是最為鋒利的兵器,所謂吹毛斷玉,削鐵如泥。古人稱劍可以「斷馬擊鵠」(見韓非子),「斷玉」(見列子),「刺犀」(見淮南子)。甚至不必直接擊斬到物體,擊衣即可見殷血(見列國豫讓傳),斬形即可令成疾(見列子)。劍的鋒利,簡直是嚇死人了。
    也因為劍是最鋒利的神奇靈物,具有最神祕不可思議的大功大能,因此就被宗教取為斬妖除魔,辟邪制煞的無比威神法器了。所以,在道教中,道藏即云:「劍者,辟邪制非,威神伏魔」。不論是天災人禍,大至國家軫慮,小到人遭崇病,包括一切山澤魑魅,邪崇暴害,寶劍出鞘,一概斬除擴清,得平安享太平。呂純陽就曾經飛劍斬黃龍。
    我們針對劍的斬妖除魔,舉一個台灣鄉土民俗的例子。在台南市西港區,三年一次的大香科,也就是王船祭,主神代天巡狩的千歲爺,駕前二部先鋒官,是「吉善堂八家將」。所以他們就領有「先斬後奏」的法旨;凡妖魔鬼怪,一概驅除或抓拿處決。因此,「吉善堂八家將」,就背有無形的法劍,具有神力。



吉善堂八家將文差陳大神的金身
可以看到他身背法劍(李偉德先生提供)
吉善堂鏽旗



















吉興堂文差背劍

<正片【不熄的魂】4/16收驚了沒 - 甲午年蕭壠香科佳里吉和堂八家將全紀錄>

 14’18”吉安堂出陣文武差背劍做法

捨命打法 險中險

文/東海大學郭應哲教授撰

    在中國傳統武術中,劍術向來最被推崇。劍的技擊方法最為精妙,所以學習傳承上是非常困難的。早在明末清初,大武術家吳殳,就在他的《手臂錄》中慨歎:
「劍術真傳不易傳,直行直用是幽玄。」吳殳同時坦承,他一生追求武藝,精研大槍法三十年,不料到了五十歲,卻敗在劍法之下,吳殳說:「三尺坐使丈八廢。余擅梨花三十年,五十衰遲遇劍仙。」;「自笑學兵已白頭,初識囊中三尺練。」所謂「三尺」,就是三尺青鋒的劍。梨花、丈八指的是大槍。大槍碰到劍,卻要認輸。
劍法的厲害無敵,在於不架不招,捨命揉身而入。劍是短兵,常言短兵是「一寸短一寸險」,劍術更是「險中之險」。所以,被奉為近代「劍仙」,號稱「天下第一劍」的李景林(芳宸),在《武當劍法大要》中就說了:「所為一寸匕。所謂險中險」,必須要有膽力。
如何的險?李景林云:「忽前忽後,聲東擊西,或上或下,奔騰飄忽,劍如行電,身如行龍是也。」另一位民初劍術名家宋賡平則說:「劍走青,刀走黑」;所謂「走青」,就是完全不用劍去格擋,而不退反進。

敵人攻擊我,我能夠近其身,避開敵鋒的同時,輕身取敵。又說「刀如猛虎,劍如飛鳳,槍如游龍」劍術最精緻奧妙,勝過刀槍。這麼看來,不論古今,高手均視劍最為精妙,而其精妙之所在,在於置之死地而後生的捨命打法,破釜沉舟,火中取栗,所謂「見肉分槍」的險中險。以下請各位看一下西洋劍及木蘭劍的示範,即可領會「險中險」的大要。
電影  亂世兒女片段 西洋劍背後刺劍


木蘭英姿長穗劍:在兩分鐘處有背後刺劍的動作

2015年5月29日 星期五

一代劍宗 李景林

文/東海大學郭應哲教授撰

  中華古劍術,因為一劍難求,又因劍術精緻,故難以廣傳,只是不絕如縷。提到近代劍術的再興,不得不提到李景林。
  李景林,字芳宸,是河北省棗強縣的人。他原是民初東北軍張作霖麾下的一名師長。曾在東北軍入關時,立下戰功,任天津督辦,受倚重任。

但在另一次大戰之中,陣前倒戈,遂不見容於東北軍,乃棄兵馬而遊食於當時各軍閥之間,後投蔣介石,當然蔣氏不可能委以兵馬,因李景林好技擊,就讓他擔任南京中央國術館副館長。由於他在古劍術上有特殊師承,技藝獨到, 頗為轟動民初之一時,被許多人認為是復興中華古劍術的劍仙,人稱天下第一劍。
 劍法由來不易傳,明代何良臣所著兵書《陣紀》中指出,有卡莊子、王聚、劉先主、馬明王、馬超等五家劍術有傳。清初吳殳《手臂錄》也有提到一位「漁陽老人」劍術精妙。民初郭錫生有提到達摩劍、太極劍、七星劍、六合劍,三才劍等等,但真正被視為繼絕學而有大影響的,是李芳宸。
 李景林的劍,他曾自稱是皖籍異人陳世鈞所傳,叫做「天盤地盤人盤」劍術,是武當嫡派。但時人又指出,在1922年,因其駐軍錦州的部下丁齊銳介紹,拜錦州醫巫閭山的道士宋唯一為師,學到了武當劍術。其中有「武當對劍」、「活步對劍」、「散劍法」。所以,李景林所傳被稱為武當劍法。這趟劍系統齊備,並存有完整的技擊法,練習時叫做「打散劍」。李景林後來在中央國術館大傳劍術,編有三才劍,武當劍,兩種均有對練。其中三才劍(對)在台灣流傳很多。

  民初大武術家褚桂亭曾說,他「自幼好武,對於劍術訪遍(中國)南北,未有如李(景林)之玄妙者也」,時人也多稱頌,李之劍術不夾任何刀法,是純劍術,希世難得。但吾人也不宜太過神化了他,事實上,他當年固然名震一時,但「穿著大褂打散劍」,卻也不乏嘲諷者。

  
李景林先生持劍照
與他同時,為師兄弟而共同發揚中國劍術的,有張驤伍
,蔣馨山等。




















2015年5月28日 星期四

長生不老一劍仙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文/東海大學郭應哲教授撰


中國劍術,基本就是修身養性的功夫,習之可以長生不老,這一套學問是黃老道家的神仙之術。如果練得好了,自然在對敵技擊上面,也就出神入化了。所以,追根究柢,其實劍術是「長生術」,應敵只是順便。
梅蘭芳舞劍
    所以,在戰國典籍《吳越春秋》記載的越國處女論劍,就說:「凡手戰之道,內實精神,外示安儀,見之似好婦,奪之似懼虎,布形侯氣,與神俱往。杳之若日,偏如騰兔,追形逐影,光若彷彿,呼吸往來,不及法禁。縱橫逆順,直復不聞。」這篇越女論劍,可說是中國最古老的劍術論述,說得真是神乎奇技,所謂「靜著處子,動若脫兔」,也成了大家耳熟能詳。但仔細的觀看,越女所論,都是黃老道教正宗的修練功夫,包括在呼吸、靜動、陰陽、順逆上用功夫,專練精氣神之凝止歸一,這些都是神仙長生修練之術。
    神仙固然玄之又玄,但若身體健康,精氣飽滿,心情愉快,氣爽神清,何異於神仙呢?可惜現代人不甚明白這其中的道理,也就不認識舞劍可以健康長生這件事了。
    四大名旦的梅蘭芳當年曾向會友鏢局鏢師李堯臣學劍,也曾向形意名家傅閱秋,太極高紫雲,李派太極高瑞周等學過劍術拳法,他確實見識不凡,深明劍術與健身修養的密不可分,故終其一身,往往就以舞劍來強身哪!
             梅蘭芳舞單劍

美麗的劍術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文/東海大學郭應哲教授撰         
傳統劍,不只在造形工藝上表現極度優美;舞動起來,更是曼妙生姿,令人很難與技擊聯想在一起。所謂「十步殺一人,千里不留行」,這劍,顯然是厲害極了的殺人利器;可是自古以來,就經常把劍術和舞蹈結合。劍美,固然可以入舞,劍術美,更可以入舞。唐朝的公孫大娘舞劍器,傳唱千年,杜甫說她「一舞劍器動四方」,「天地為之久低昂」;杜甫又特別稱讚她舞劍在美感藝術上登峰造極,以致著名的草書聖手張旭,都從觀看公孫大娘舞劍之中,受到啟發,書法的境界更為提升。
劍術是美的,民初表演藝術家梅蘭芳,在〈霸王別姬〉中一段虞姬的雙劍之舞,就膾炙人口。據他在回憶錄中說,這一套劍舞,是先向一位武術家(鏢師)習得劍術,再加上大量戲劇、舞蹈的美妙動作,綜合而成的。
近來大陸另有木蘭劍的編造,除了劍術技擊元素之外,更加入了許多健美、體操、戲劇、舞蹈的動作。可以說是將劍術美化的好例子。
梅蘭芳雙劍

木蘭劍

2015年5月20日 星期三

「青鋒掠影•劍藝之美~中國劍術文化與劍法特徵」講座


美麗的劍術
傳統劍,不只在造形工藝上表現極度優美;舞動起來,更是曼妙生姿,令人很難與技擊聯想在一起。所謂「十步殺一人,千里不留行」,這劍,顯然是厲害極了的殺人利器;可是自古以來,就經常把劍術和舞蹈結合。劍美,固然可以入舞,劍術美,更可以入舞。唐朝的公孫大娘舞劍器,傳唱千年,杜甫說她「一舞劍器動四方」,「天地為之久低昂」;杜甫又特別稱讚她舞劍在美感藝術上登峰造極,以致著名的草書聖手張旭,都從觀看公孫大娘舞劍之中,受到啟發,書法的境界更為提升。
劍術是美的,民初表演藝術家梅蘭芳,在〈霸王別姬〉中一段虞姬的雙劍之舞,就膾炙人口。據他在回憶錄中說,這一套劍舞,是先向一位武術家(鏢師)習得劍術,再加上大量戲劇、舞蹈的美妙動作,綜合而成的。
近來大陸另有木蘭劍的編造,除了劍術技擊元素之外,更加入了許多健美、體操、戲劇、舞蹈的動作。可以說是將劍術美化的好例子。

主辦單位: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、雲武館、
美和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、高雄市古兵器藝術研究協會
承辦單位:台灣武藝文化研究協會
協辦單位:大連漢威刀劍製造有限公司、成鋒貿易有限公司、中國文化大學國術系、中華民國八極拳協會、中華民國螳螂拳協會、中華民國食鶴拳協會、中華民國少林洪拳總會、中華民國尹式八卦掌協會、中觀陳氏太極拳協會、中華武道研究發展協會、高雄市李派太極拳推廣協會、高雄市武術研究會、高雄市陳氏太極拳協會、高雄市武當趙堡太極拳協會、高雄市體育會國武術委員會、武壇國術推廣中心、岡山忠義堂、東海大學八極拳社…等。

主題: 中國劍術文化與劍法特徵
引言人:黃世杰師傅(中華民國八極拳協會理事,禁軍總教頭劉雲樵大師弟子)
主講人: 郭應哲教授(東海大學副教授、武當劍法傳人,專長:中國政治思想、中國武藝研究)
時間:104年7月12日下午2:00—4:30(1:30開始報到)
地點: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B1綜合教室(高雄市三民區九如一路 720 號)
費用:免費

講座聯絡人:陳文雅 0929390590 juduchen@gmail.com

2015年5月17日 星期日

「青鋒掠影•劍藝之美~中國刀劍的演變與發展」講座 歡迎報名

中國劍,是無比貴重,又籠罩神秘的靈器。
至少春秋戰國時的製作工藝就非常精良,在戰陣格鬥上,廣被推祟使用。漢朝之後,雖然在戰陣上逐漸淡出,但依然是王公貴族防身利器。《釋名》中提到:「劍者,檢也。所以防檢非常也」。劍,在華人文化之中,向來富有極其神祕的性質,是一種具有靈性,甚至足以溝通天地鬼神的器物,主要的原因,是製作技術上極度困難。古代廣為人知,干將莫邪的故事最可代表,為製成一劍,竟以身殉。所謂「十年磨一劍」,半點不假。
也因此,製作工藝在古代中國,逐漸失傳,而變得一劍難求,至少在宋代,時人就經常有此慨歎。近年來兩岸的專家不斷地努力研究,漸漸地恢復了劍的製作技術,一方面表逹了它極致的優美,也慢慢揭開了其神祕面紗。
幾千年文化的蘊育,使得中國劍富藏了多樣而深厚的內涵。劍,有戰陣上的劍,技擊上的劍,宗教上的劍,養生修煉的劍,工藝美術的劍,甚至可以治國平天下的治國之劍。所以,劍,是寶物,更是靈器。時至今日,劍之丰采依舊,但是與現代人却不易親其芳澤。頗為遺憾。我們遂企圖為此盡力,希望把中國劍的文化,再帶回現代人的生活內容。

主辦單位: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、雲武館、美和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、高雄市古兵器藝術研究協會
承辦單位:台灣武藝文化研究協會
協辦單位:大連漢威刀劍製造有限公司、成鋒貿易有限公司、中華民國尹式八卦掌協會、高雄市李派太極拳推廣協會、高雄市武術研究會、高雄市陳氏太極拳協會...等。

主題: 中國刀劍的演變與發展
引言人:郭應哲教授(東海大學副教授、武當劍法傳人,專長:中國政治思想、中國武藝研究)
主講人:林智隆教授(美和科技大學副教授,專長:中國史學、中外刀劍藝術)
時間:104年6月7日下午2:00—4:30
地點: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B1綜合教室(高雄市三民區九如一路 720 號)
費用:免費

講座聯絡人:陳文雅 0929390590 juduchen@gmail.com
線上報名:


2015年5月14日 星期四

青鋒掠影、劍藝之美-中國劍展

中國劍,是無比貴重,又籠罩神秘的靈器。

至少春秋戰國時的製作工藝就非常精良,在戰陣格鬥上,廣被推祟使用。漢朝之後,雖然在戰陣上逐漸淡出,但依然是王公貴族防身利器。《釋名》中提到:「劍者,檢也。所以防檢非常也」。劍,在華人文化之中,向來富有極其神祕的性質,是一種具有靈性,甚至足以溝通天地鬼神的器物,主要的原因,是製作技術上極度困難。古代廣為人知,干將莫邪的故事最可代表,為製成一劍,竟以身殉。所謂「十年磨一劍」,半點不假。
也因此,製作工藝在古代中國,逐漸失傳,而變得一劍難求,至少在宋代,時人就經常有此慨歎。近年來兩岸的專家不斷地努力研究,漸漸地恢復了劍的製作技術,一方面表逹了它極致的優美,也慢慢揭開了其神祕面紗。

幾千年文化的蘊育,使得中國劍富藏了多樣而深厚的內涵。劍,有戰陣上的劍,技擊上的劍,宗教上的劍,養生修煉的劍,工藝美術的劍,甚至可以治國平天下的治國之劍。所以,劍,是寶物,更是靈器。時至今日,劍之丰采依舊,但是與現代人却不易親其芳澤。頗為遺憾。我們遂企圖為此盡力,希望把中國劍的文化,再帶回現代人的生活內容。

本次展覽,先求從中國劍的工藝之美作為主軸,介紹中國劍鑄造技術及過程,展示工藝精美的傳統中國劍、現代科技製作的劍。為求更加生動,並邀請台灣的劍術、武藝名家,講授、演示中國劍術之多姿多采內涵。


主辦單位: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、雲武館、美和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、高雄市古兵器藝術研究協會
承辦單位:台灣武藝文化研究協會
協辦單位:大連漢威刀劍製造有限公司、成鋒貿易有限公司、中華民國尹式八卦掌協會、高雄市李派太極拳推廣協會、高雄市武術研究會、高雄市陳氏太極拳協會...等。


活動資訊
一、        「青鋒掠影、劍藝之美-中國劍展」開幕式暨台灣武藝名師雅集表演
時間:10453日上午10:00—11:30
地點: 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一樓大廳
    (高雄市三民區九如一路 720 號)

二、    「青鋒掠影、劍藝之美-中國劍展」
時間:10453~831
地點: 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本館二樓咖啡藝廊(無需門票)
     (高雄市三民區九如一路 720 號)

三、    台灣武藝名師雅集表演
時間:104712日上午10:00—12:00
地點: 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一樓大廳
    (高雄市三民區九如一路 720 號)

四、    「武術家與中國劍」系列講座
第一場:
主題中國刀劍的演變與發展
引言人:郭應哲教授(東海大學副教授、武當劍法傳人,專長:中國政治思想、中國武藝研究)
主講人:林智隆教授(美和科技大學副教授,專長:中國史學、中外刀劍藝術)
時間:10467日下午2:00—4:30
地點: 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B1綜合教室
    (高雄市三民區九如一路 720 號)

第二場:
主題: 中國劍術文化與劍法特徵
引言人:黃世杰(中華民國八極拳協會理事)
主講人:郭應哲教授(東海大學副教授、武當劍法傳人,專長:中國政治思想、中國武藝研究)
時間:104712日下午2:00—4:30
地點: 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B1綜合教室
    (高雄市三民區九如一路 720 號)
報名:http://www.beclass.com/rid=18378f8555ca7340708a